在编教师如何考研呢?
在编教师考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全国统考和同等学力申硕。统考又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模式。
统考模式
全国统考通常在每年九月报名,考试时间安排在十二月或次年一月。考生可以选择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学习形式。全日制意味着需要全脱产学习,可能会对工作有较大的影响。而非全日制则相对灵活,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考生无需完全脱离工作,可以在职学习并保持在编状态。
对于在编教师而言,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既能继续工作,又可以提升学历。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可以通过单位的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进行学习。此时,考生的编制和档案依旧保留在原单位,录取后需要与学校签订委培或定向协议,并获得原单位的同意和盖章。毕业后,学校不负责派遣,考生通常会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
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力申硕的流程较为特殊。考生不需要通过入学考试,首先可以选择报名参加某高校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缴纳学费后开始学习。修完所有研究生课程并且考试合格后,学校会颁发研究生结业证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业证并不等同于硕士学位证。
如果考生已经具备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且学士学位已满三年,同时持有研究生结业证,那么考生即达到了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此时,考生可以提出申硕申请,并在经过教育部的审核批准后,参加每年五月的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考试包括两门课程,考生需要同时通过这两门考试,并在论文答辩中获得合格成绩。通过以上所有环节后,学位办将为考生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在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考研方式。通过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历和专业水平,同时保持在编状态。
事业编考试被录取以后可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吗?
可以。事业单位正式编制人员在被录取后,仍然可以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实现攻读研究生的目标:
一、定向培养的全日制研究生
这种方式是由用人单位推荐本单位的在职员工攻读全日制研究生。在被录取后,考生的工资关系并不会转移,依然可以享受原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了明确这种培养模式,考生、用人单位和培养学校会签订三方协议,确保考生在学习期间与原单位保持工作关系,毕业后继续回单位工作。由于考生和单位的关系没有解除,因此编制不会受到影响,考生毕业后根据新获得的学历调整相应的工资待遇。
二、自行离岗攻读全日制研究生
此种方式并非由组织选派,而是考生自主决定脱离工作岗位攻读全日制研究生。由于没有签订三方协议,这类考生在学习期间需要与原单位脱离人事关系,工资也将被暂停发放,编制相应核销。毕业后,考生将作为新毕业生重新就业,且按新入职人员的标准处理。然而,考生在攻读研究生前的工作时间仍然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在职人员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一种较为适合的选择。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允许在职人员不必离岗,继续保持原有的工作和编制。这种模式下,学员可以灵活安排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并且不用担心档案的处理问题。
考上教师在编还能再考研吗?
可以考研,但一般情况下,单位通常不会支持员工全职脱产攻读研究生,除非个人选择辞职去深造。因此,身为在职在编的教师,若想提升学历,只能通过继续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具体操作是,教师需先向学校提交就读申请,之后学校会协调上级部门,为个人争取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名额,再进行相关的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