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的在职研
星海音乐学院的在职研究生考试一般分为三个主要环节:报名、初试和复试。考生可以通过学院的招生办公室或官方网站获取详细的流程和考试内容信息。
在此,祝愿所有考生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考研备考详细步骤?
NO.1 定专业、择校、联系师哥师姐
按照标题的顺序逐步进行,首先选择专业。结合自己的本科专业、学科兴趣以及未来的就业规划,确定考研的专业。选择时要扬长避短,同时关注长远发展。确定专业后,接下来是择校,这一步需要更多的考虑,包括兴趣(意向城市)、工作规划、该校本专业的历年报录比以及近三年的推免名额占比等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前两个因素不再赘述,自己思考后做出决定即可。后两个因素中,报录比非常重要。报录比的含义很简单,五个人选一个和两个人选一个,你更倾向于哪个?显然是后者,成功的几率更高。此外,推免名额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些院校的招生名额中包含推免生,如果每年只有一两个名额且变化不大或递减,那问题不大;但如果每年的推免生名额较多甚至逐年递增,就需要谨慎。一定要仔细查看各高校的招生简章。
选定学校和专业后,尽快联系目标院校的师哥师姐。不要害怕或羞怯,通常师兄师姐会乐于帮助学弟学妹,毕竟他们也是经历过这一过程的人,未来可能还会成为同门。具体可以询问的问题包括备考建议、复习心得、学院本专业的报考情况,甚至是初试通过后的复试情况。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及真题,只有考过的师哥师姐才知道哪些真题比较可靠,专业课的真题至关重要。务必要保持谦虚、恭敬和礼貌,毕竟在座的都是成年人。
NO.2 学硕 VS 专硕
大家都知道,自2017年起,教育部对国内高校的学硕和专硕进行了改革,均实行三年制。那么,究竟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呢?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难度:一般来说,学硕多考数一和英一,而专硕则多考数二和英二,因此学硕的难度相对较高。
调剂政策: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但反之则不可以。
学费: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9000元之间,而专硕的学费则差异较大,有的高达十几万元,具体视学校和专业而定。
毕业去向:专硕偏重实践,学硕则偏重理论。如果想进入科研院所或考虑直博/硕博连读,可以选择学硕;如果更倾向于就业或可能考博,则可以选择专硕。
实习要求:专硕通常要求在读研期间有至少半年的实习经历,而学硕则更注重学术研究,没有硬性实习要求。
课业时长:学硕至少需要一年的课程,而专硕一般在半年课程后就开始准备实习。
因此,结合自己的毕业规划和高校要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NO.3 是否报班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是否报班,许多师弟师妹对此犹豫不决。(做好心理准备,这里可能与个别大佬的建议略有不同,愚人也是经过多次询问同学和高分大神后才决定分享这一点,emmm不谈谁对谁错,利弊摆在这里,报不报、报哪科大家自行决定~)大家先思考一下,报班的初衷是什么?相信大家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希望在不懂的地方得到老师的指导;
提高考研过程的整体学习效率;
避免遗漏考研大纲中的重难点;
为自己的考研增加保障(单纯的心理安慰)。
首先,关于老师的指导——虽然有老师,但学生也很多。尤其是线下班,一个班可能有几百人,老师一天要回答很多问题,难免会感到压力。此外,除了数学,其他科目其实问题不多,但数学又是最耗时间和最需要时效性的科目,因此,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请教身边的小伙伴。
其次,提高学习效率——坦白说,刚开始购买课程时(愚人当时报的是线上班)确实很开心,朋友们都在迷茫,而我已经开始上课,感到小确幸。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逐渐显现,朋友们已经进入二轮复习,而我仍在一轮课程中(愚人也慢慢承认,跟着课程学习的效率远低于自学,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还有一个问题是,意识到效率低下后,跟着课程走的学习进度慢,很多内容可能并不需要听,但因为花了钱,不想落下,最终还是跟着课程走,这就是沉没成本的困扰。
再次,担心遗漏重难点——英语的重难点主要是词汇和语法;数学的重难点则是刷题,若不刷题,哪里都是重难点。只要英语词汇量上去了,语法掌握了,无论是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都不必担心。至于数学,举个例子,曾有一位研友,模考时数学得分143,考研时得分148,听了多少课不清楚,但他在考研期间刷题的整整有16本,都是普通的16K白纸练习本。
有人会问政治,政治课程还是建议报班,跟着老师划重点。
最后,为自己的考研增加保障——emmm不知道该怎么说,大家可以自己体会。